第两百四十六章 冬衣(2/3)

作品:《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以及奖惩之权赵括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很快,贲就备好了马车。

“冬衣都送去北疆了吧,不能让寡人的将士们冻着身子卫国戍边。”马车上,赵括问道。

“禀大王,已经送过去了。”刘平抱拳说道。

赵国以往戍边将士的冬衣都是自备的,这是第一次为大家发放冬衣。

不过不是赵国吝啬,而是每个国家都一样,春秋时期连武器盔甲都要自备,多少家出一辆战车等等。

只有战争跨度时间过长,从夏天打到冬天,国家才可能为买不起冬衣的士卒准备冬衣。

为什么要说有可能呢,因为长年累月的战争下,国家很难支撑起数万甚至数十万士卒的冬衣,最后很多时候都是不了了之。

就像当初长平之战一样,秦国为秦军送来了冬衣,赵国什么也没有送来,直到上党之围被解,赵括才从魏国和韩国那里弄来了冬衣。

否则虽然不至于说大部分人被冻死,但冻掉脚趾或者手指的绝对不会少。

“唉,要是有棉花就好了。”赵括小声叹了一口气。

他不知道棉花是从什么时候引入中国的,不过可以肯定的,现在赵国没有发现任何棉花的踪迹。

这个年代御寒之物只能依靠丝绵、兽皮、木棉,穷人则在葛衣中塞一些芦絮或者鸟兽的羽毛之类。

《二十四孝》里记载孔子的弟子闵子骞,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絮做的“棉衣”。

不过这里的棉花是木棉花,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是中原人民主要御寒物之一,主产于南方,北方很少,只能从南方购买。

赵括已经让人想办法制作羊毛衫和羽绒服了,羊毛上的膻味好去除,但是脱脂技术还没有搞定。

当然,不脱脂也可以,无非是多一些缺点罢了,以后可以慢慢完善。

但即便如此,也做不到量产,因为羊毛和羽绒的产量是一个大问题,赵国那点羊毛和羽绒不要说供用百姓,就是连士卒都供用不起。

就算将河套全部拿下,少说也要几年之后才能把羊毛产业发展起来。

“我赵国不是有棉花吗?”刘平好奇地问道。

赵括扶额,他忘了现在的棉花指的是木棉,“我说的是另一种棉花,嗯……和棉花差不多,不过产量更高,更容易采摘,如果能够广种,足以让天下人御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最新章节第两百四十六章 冬衣,网址:https://www.384g.com/html/282/282371/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