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三章 行家里手(2/7)

作品:《国潮1980

远大的梦想,却因为他被困在了原地……

爱慕骚锐啊!

…………

快刀斩乱麻地处理好捐赠文物的事儿,顺带还收获了文物局的人情和上千件儿的官窑瓷器。

接下来,宁卫民原本是打算赶紧去看看坛宫饭庄和天坛的新春游园会的。

毕竟那才是老巢啊。

何况出国人选的事儿也得尽快确定,好去为这些人办理签证和护照呢。

但是,罗广亮和小陶却又猴子献宝似的,想让宁卫民跟他们走,去看看和他们合股的小生意鼓捣的怎么样了

说是他们听了宁卫民的话,已经找着了一个手艺高明的老铜匠,做出了两辆非常漂亮的三轮车了。

就是不知道那车子的样式,符合不符合宁卫民的要求。

只要宁卫民点头,他们回头就能招揽人手了,估摸四月份就能开始运营了。

于是,鉴于罗广亮和小陶辛苦了好几天了,宁卫民也不好驳他们面子。

就只能先私后公,把去坛宫和天坛的事儿再延迟一天了。

不过还别说啊,这一趟跑的可不亏。

让宁卫民没想到的是,罗广亮和小陶一点没夸大其词,他们把这事儿办得还真是漂亮。

他们请来造车的师傅姓孙,叫孙世英。

别看今年已经六十一岁了,但要论铜活儿的装潢手艺,可是个真正的行家里手。

要问他们怎么认识的,那也够巧的。

原本这老爷子退休在家没事儿干,在菜市口摆了个便民修车摊儿,挣几个小钱。

有一天罗广亮他们车坏半道儿上了,纯粹在修自行车的时候,这么闲聊天,话赶话聊到一起去的。

这不能不说是他们的运道,也是宁卫民的运道。

至于说到老师傅做的三轮车有多么讲究,那还得先从洋车演变的历史开始捋。

否则就难免会有思维上的误区,就难以明白这三轮车和铜活儿有什么关系。

要知道,洋车之所以叫“洋车”是因为从东洋传过来而得名。

沪海叫黄包车,津门又叫胶皮,花城可就叫车仔了。

这种车最初是硬胶皮的车轮,刷黑漆,轮子高,车把短。

很可能是小日本儿个子小,又穿木沓拉板跑不快的关系。

就跟头两年在大陆播放过的日本电视剧《姿三四郎》里演得差不多,反正人坐在上面不太舒服。

后来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潮1980 最新章节第九百七十三章 行家里手,网址:https://www.384g.com/html/171/171857/975.html